肺主气,合于皮毛,邪之初伤,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;乘夏则心受之,心咳之状,咳则心痛,喉仲介介如哽,甚则咽肿喉痹;乘春则肝受之,肝咳之状,则两胁下痛,甚则不可以转,两脚下满;乘至阴则脾受之,脾咳之状,咳则右胁下痛,喑喑引于背,甚则不可动,动则咳;乘冬则肾受之,肾咳之状,咳则腰背相引而痛,甚则咳涎。《新录要方》治阴痒水出不能瘥者方∶又方∶水煮芜菁子,洗并末,粉上。
《短剧方》云∶丹毒者,方说一名天火也,肉中忽有赤如丹涂,赤色也。《葛氏方》治霍乱下利不止者方∶灸足大指本节内一寸侧白肉际,左右各七壮,名大都。
桑灰艾灰各三斗,水三石,淋取汁,重复淋三过止。日三,百日更赤起,又方∶捣好雌黄末,苦酒和,鸡羽染以涂疮上,干复涂之。
少者灸四边,中者灸六处,大者灸八处,壮数、处所不患多也。《葛氏方》治患风头每天阴辄发眩冒者方∶取盐一升,以水半升和,涂头絮巾,裹一宿。
《崔禹锡食经》云∶纳鸳鸯肪良。 《食经》云∶齿根肿方∶郁根煮含之。
又方∶牡蛎二分,石膏一分,为散,以粉疮上即止。疽急者,有十∶一曰瘭疽者,急者二三日杀人,缓者十余日;二曰痈疽,急者十余日杀人,缓者一月;三曰缓疽,急者一年杀人,缓者数年;四曰水疽,所发多在手足,数年犹可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