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伏明之纪,其发痛;太阳司天为肿,身后痈;太阴所至为重肿;太阳在泉,寒复内余则腰尻、股胫、足膝中痛之类,皆以寒湿之胜,而为肿为痛,是又火之不足也。但气至而会,其病乃作,则邪气卫气,均为日下一节矣。
肝经之脉,结于诸阴之分,故病为阴痹。风本阳邪,阳主疏泄,故令腠理开,开则卫气不固,故洒然而寒。
风寒客于脉而不去,名曰“疠风”,或名曰“寒热”。 其上下左右皆有根系,故下行者能下脓血,上行者能迫胃脘,致生膈胃间痈疡也。
心欲,故以咸为补;心苦缓。外感六气,盛衰有时,内伤五情,间甚随脏,必因胜以侮不胜,故曰“以胜相加”也。
脾宜食咸者,以肾为胃关,胃与脾合,咸能润下,利其关窍。不知理之所在,有必不可移易者,察虚实之缓急、有无也。
补诸阳者,凡手、足三阳之原合及阳跷等穴,皆可酌而用之。不用,不能举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