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若吐若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,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白术甘伤寒初起,正宜发表,吐下非法也。 浮数之脉,而见发热恶寒之症,不独风寒相同,而痈疡亦有然者。
凡属阴者多虚寒。 阳气普遍,便能卫外而为固,汗不复出矣。
若小便利,则湿热下流,即内亦解;不利则湿热内蒸于脏腑,黄色外见于皮肤矣。若施之他方则误矣。
脉弦细者属少阳,脉浮缓者系太阴,可以见伤寒无定脉也。桂枝本为太阳风寒设,凡六经初感之邪,未离营卫者悉宜之;柴胡本为少阳半表设,凡三阳半表之邪,逗留腠理者悉宜之。
此当发汗,是指虚寒症言,故曰虚家亦然。今伤寒家反以太阳为寒水之经,是拘于膀胱为水府,因有以寒召寒之说,而不审寒邪犯心、水来克火之义矣。
是方用桂枝发汗,即用芍药止汗。 振栗是阴津内发之兆,汗出是阳气外发之征也,此阴阳自和而愈,可勿药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