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来,热势大盛,故脉亦应其象而洪大也。本太阳病不解,转入少阳者,胁下硬满,干呕不能食,往来寒热,尚未吐、下,脉弦细者,与小柴胡汤。
阳明之有栀豉汤,犹太阳之有桂枝汤,既可以驱邪,亦可以救误,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因和耳。故无六经脉证之可凭,非天时寒热所可拘也。
伤寒发热,下利厥逆,躁不得卧者死。 二三日间,热已发里,寒犹在表,原是半表半里证。
观泻心汤治痞,是攻补兼施、寒热并驰之剂。要知小便自利,心下不悸,便非真武汤证。
前条寒入太阴而伤脾精,此条热入阳明而成胃实。故仲景谆谆以亡津液为治阳明者告也。
但其辞旨古奥,义蕴幽深。治之失宜,虽大汗出而热不去,恶寒不止,表未除也。